“电动宁德”引领低碳美好生活

阅读:270 2022-08-28 10:15:37 来源:闽东日报·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:张文奎

“购买新能源汽车,不仅省了购置税,比起传统燃油车,每个月还能省下不少油钱,且在宁德中心城区5个高速互通口都是免费通行,低碳又省钱。”8月15日,市民朱聪先生聊起新能源汽车,和记者算了一笔“低碳出行账”。

2018年5月30日8时30分,我市发出首张新能源汽车号牌,成为我市迈入清洁能源出行时代的见证。4年多来,在“双碳”大局、政策扶持引导、上汽新能源汽车源产地、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生产基地等多重因素叠加下,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0到15404辆。今年上半年,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11.3%,掀起了低碳出行的“绿色旋风”。

消费终端“热度”,来自于全产业链的传导。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,具有产业链长、带动性强、影响面广、综合效益较高等特点,为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特色,助推上汽宁德基地尽早达产达效,我市在产业链企业招商、新能源汽车推广等方面多举措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。

“按照市委、市政府工作部署,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工作,着力将宁德打造成为国内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现代汽车城,我市成立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工作专班,积极出台招商政策,强化与上汽乘用车福建分公司的对接沟通,积极争取新车型布局上汽宁德基地。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为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,2020年,我市印发了《宁德市进一步加快“电动宁德”建设实施意见》,同步出台了“一措施一方案”,加快全市城区、社区、景区、厂区、港区、校区等重点区域电动化,取得一定成效,实现新能源公交车电动化率100%,出租车电动化率50%,全市公共充电桩累计建设近3000个,新能源汽车实现中心城区免费通行,营造了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良好生态。

为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,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,全力将我市打造为全国电动化应用示范基地,我市还先后出台了《宁德市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七条措施》《宁德市2021年公务和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案》,从给予购车补贴、鼓励车辆置换、推广换电模式、支持便利停车、完善充电设施、发展绿色物流等方面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广应用。

“我们在公交车、出租车、网约车、教练车、寄递物流车、自动挡考试车、自动挡教学车、公务车、执法执勤车、巡逻车、环卫用车、景区用车等领域进行全面推广,鼓励地产新能源汽车在公务和公共领域推广应用,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,加速全市电动化进程。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随着绿色出行意识的提升,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日益受到追捧。哈啰骑行宁德地区负责人表示,目前,宁德市民12分钟的平均骑行时长超过了去年的平均值。

每天早上7点,在家门口用手机APP扫一辆哈罗共享单车上班,已成为蔡小文的习惯。据哈啰骑行发布的大数据显示,2021年,宁德市哈啰注册用户超过62万人,一年来,宁德用户累计骑行2227万公里,按照国内一般城市各类交通工具对公共出行的分摊比例来计算,宁德市民骑行哈啰助力车为城市节能减排1440吨。

绿色低碳出行方式还与加快恢复的“夜经济”深度融合。哈啰骑行宁德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“非通勤出行”的骑行人次与往年同时期相比几乎翻了一倍,进入6月份之后尤为明显。“这种场景的骑行集中在傍晚6点至晚上10点之间,出发地大多为写字楼、居民小区等,而目的地则大多集中在商业综合体及美食街等地。”

如今,不仅在宁德,这股由“电动宁德”引领的新能源旋风还刮到了全国乃至全球。就在上月底,由上汽宁德基地“智”造的首批千辆全球纯电超能跨界车MG MULAN(海外名称MG4 ELECTRIC)从上海海通码头出发,远渡重洋“抢攻”欧洲市场。这款基于“上汽星云”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的上汽MG“全球车”,在设计、安全、环保、品质方面均对标国际一流水平,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欧洲首发。

8月4日,同样产自上汽宁德基地的1763辆新能源汽车从东渡港区的现代码头装船计划运往欧洲,这是厦门口岸首次成批量出口新能源汽车。可以预见,在低碳浪潮的推动下,“电动宁德”引领低碳美好生活将成为新时尚。

来源:闽东日报·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张文奎
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推荐阅读 更多>
推荐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